【主編的話 】從面對賽事復常的猶豫 世界或會重新衡量香港的價值

艾頓
發表於2022/10/07
744次點閱
0人收藏
加入收藏


新冠病毒疫情之前,香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盛事之都,從展覽業到各種各類大大小小的文娛、康樂、體育活動,除了本港市民積極參與,也吸引不少外國人遠赴香港來感受盛事的魅力。不說不知,香港天然的優勢,安全又易達的山徑,城市與自然交織出壯麗的景致,加上華洋雜處的社會,香港的越野跑運動發展得很早,而比賽無論在數量或是質素上,在世界上也是享負盛名,在亞洲更是首屈一指,海外跑手也是樂於來香港比賽,而港產的越野跑運動員亦能擠身世界一流水平。

一場新冠病毒疫情,令這些前人努力積攢下來的一切成就都變很十分脆弱。

第五波疫情由今年 4 月下旬開始,隨著不少防疫及社交限制措施的鬆綁,而政府公佈的數字卻顯示疫情後期的死亡率正在急遽下降。筆者作為跑手,也有疑問,在戶外跑步的染疫及傳播病毒的危害究竟有多高?同為除下口罩,為何戶外跑步比賽的限制,竟比室內用膳、參加宴會限制更嚴厲,可知道在戶外空氣定然比室內的更流通吧。每當聽到大型比賽的申請又遭拒絕,筆者也會與友人苦笑「跑場山賽少則幾個小時多則二十幾個小時 ,大會不獲准為跑手在檢查站提供食物。但是參加者自己帶食物又如何?」「在茶餐廳、酒樓、酒吧所有人均除下口罩用餐,在山上吃點補給品卻又不成。」「想跑個比賽也那麼艱難,室外真是那麼危險嗎 ?」

2022 年 10 月 6 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,食肆每枱人數由 8人增至12人,酒樓的茶客也多了起來。 (圖片來源:巴士的報)

直至 2022 年 10 月 7 日香港新冠病毒的感染個案與死亡個案,死亡率明顯呈下跌趨勢


在戶外地方做運動包括行山及跑步早已不受「口罩令」影響;為何在比賽的場合,口罩又一定要在事前事後配戴 ? 難道有數據顯示運動中「中招率」比運動前後有很大不同嗎 ?

當熱門行山地點人頭湧湧時、運動場內跑步的人群也是大班小班的在跑步,「4 人限聚令」對實際防疫效果究竟收效有多大?假日的熱門行山地點可能也有百多人,而一些熱門運動場到了繁忙時間也常有二百多人在跑步,這與分散在山上賽道的五百人 (現在道路賽越野賽事規模被限在 500 人以下)相比,中招風險又有何差異?4 月後防疫措施放寬,宴會場地無分晝夜,每場也可以有最多 15 檯每檯 8 人 共 120 人;反而在荒山野嶺比賽,限 500 人以下之餘,還不得通宵進行。所有一百公里以上的賽事馬上宣告死亡。

相信不少跑友早已有這種疑問,「當中的邏輯究竟為何?」


2022 年 4月 17 日 橋咀島人滿為患,又有多少人戴著口罩呢?(圖片來源:文匯報)


新冠疫情由 2019 年底爆發至今已超過三年,今年中,當世界不少國家已經用實際行動盡快將人民生活回復正常,跑步、越野跑這個環節,看似不重要(有人認為只不過是運動而矣!),但不少城市卻以能正常辦一場比賽來表示回復正常,重新吸引世界的目光,令旅客重新光臨。

我們是在期望香港作為亞洲越野跑的龍頭城市,這個出了名的盛事之都,能重新出發,還是聽任得來不易的地位由我們拱手讓予他人 ?今年將是關鍵的一年。

香港作為世界有名的城市,若繼續選擇與世界保持距離,本來打算與香港交往的人會不會再作打算 ? 此時此刻,究竟現時的防疫措施對香港是有利還是不利?值得深思。

2022 年 越野跑殿堂級賽事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也回復正常,超過 8000 多名跑手參加各項賽程 (圖片來源:Renault Group)

2022 年 柏林馬拉松有超過 4 萬名運動員參賽 (圖片來源:Berlin Marathon)

2022 年 倫敦馬拉松有超過 4 萬 3 千名運動員參賽 (圖片來源:The Guardian)